40岁于明加: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,就是相亲嫁普通丈夫生俩女儿
“想让我嫁给你没问题,但我得说明白,我可不会做饭。”
对于一位女性艺人来说,混迹演艺圈除了闯出名气,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位多金的男士,保证后半生的富裕生活。
而在物质面前,感情似乎就显得不值一提。
不过,像是这次要介绍的女演员于明加,她却不在此列。
与之相反,她更向往爱情,即便对方是一位圈外的普通人,她也毫不在乎。
但从小就“娇生惯养”的她,其实差点没能跟现在的丈夫走入婚姻,只因为她不愿意做饭,当对方求婚时,她甚至直接告诉对方,即便结了婚,自己也绝对不进厨房。
本以为丈夫会“骂”她一顿,结果对方二话没说就同意了。
只是嫁给普通人的婚姻,真的会幸福吗?如今的于明加,婚姻到底是什么情况?
1982年,于明加出生。
她自小在一个满溢书香的家庭长大,而且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,她得到了所有人的爱护与宠溺。
她的爸爸是一位豪气冲天的交通警察,妈妈则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,小姨更是耀眼夺目的优秀外交官。
从孩提时代开始,于明加就身背沉甸甸的期待。
家人对她的要求很简单,就是时刻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,但一旦没考好,就会引发家庭大讨论。
所以,尽管她的成绩总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,但内心其实一直都很紧张。
小时候的于明加体质较弱,易生病,父母便为她报名参加舞蹈班来锻炼身体。
令人惊讶的是,她竟然对这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后来,母亲开始在艺术学院工作,于明加也有了机会接触表演。
有一天,老师问于明加有没有兴趣体验一下当演员的滋味,结果就是这句话,让她对演员燃起了兴趣。
然而,于明加的父母一直希望她能像小姨一样,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,毕竟外交官的职业比演员更稳定、更有前景。
可于明加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,她坚定地选择走上表演之路。
这一次,于明加没有像以往那样听从父母,而是凭借自己的内心做出了抉择。
因为对她来说,演戏不仅是快乐的来源,更是她的热情所在。
在于明加的坚毅和决心面前,父母最后放下自己的干预,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。
于是,于明加挥别了外交学院那份几乎到手的录取通知书,转而进入了中央戏剧学院。
可是在这个拥有无数优秀人才的环境中,她并不具备突出的专业知识或天赋。
开学后的第一堂课,于明加感觉自己像是跌入了冰窖,同学们都因为早就有过相关培训,很是出色,而她却只能望洋兴叹。
第一次,她开始质疑自己,当初是否应该听从父母的建议,追求对自己更有利的道路?
每次下课,她都会陷入痛苦的沉思,只能一个人悄然流泪。
为了安慰女儿,母亲找到机会去看她,并告诉她:“你既然已经选择了表演,就不能再有任何后悔。你要坚持下去,真正做出成绩,让所有人看到!”
这番话让于明加恢复了信心,她鼓起勇气,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努力。
她借助闲暇之余的时间,去火车站甚至菜市场,深入到生活中观察各种人。
渐渐地,于明加找到了步调,顺利地适应了新的环境。
毕业时,她因为沉稳的表现和出色的成绩,进入推荐名单内,成为了北京人艺的一员。
只不过根据规定,演员们必须以单位项目为主,空余时间才可涉足影视剧领域。
好在于明加不是个急躁的人,她在话剧舞台上持之以恒地态度,让她积累了经验,一点一滴地琢磨自己的演技。
接下来的三年里,她先后参与了《开市大吉》《骆驼祥子》等经典话剧的表演,为她的演艺生涯铺垫了坚实的基础。
2007年,于明加开始拍电视剧,她在《金婚》中出演了“佟多多”这一角色。
当时这部电视剧摘取了第27届“飞天奖”长篇电视剧一等奖,被冠以"经典之最"的称号,对于首次出道在电视圈的于明加来说,这可谓是一个惊人的开局。
那部戏播完后,她又接连投身《交通警察》和《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》两部电视剧的拍摄,收视率也颇为出色。
然而,在她的事业进入黄金期的时候,父母开始催促她尽快考虑婚姻。
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,已经27岁的于明加,已经算得上是一位大龄未婚女性。
他们认为无论于明加在事业方面多么成功,都不能忽视重要的人生节点,那就是结婚。
可问题是,于明加整天都在忙碌于话剧舞台或剧组,几乎没有时间去社交。
了解到这个问题后,她的父母直接四处托人为她安排相亲。
她的父亲对即将成为女婿的人,还提了两点要求:
一个是不能是同行——如果夫妻二人都同时在剧组拍戏,那家庭极可能会被忽视,有了孩子就更无人看管。
另外一个要求,他希望女婿能比于明加大5到10岁。
他觉得这个年纪的男人,不仅会在经济上更有稳定性,而且他们的思维也会更成熟,更懂得去体谅和照顾她的女儿。
初始,于明加并不赞成父母的这些想法。
在娱乐圈里,27岁就急着结婚的女演员少之又少。
而且女演员的黄金时期如昙花一现,若不抓紧机会,恐怕终其一生也难有突出的机遇。
然而,在家长们日复一日的催促之下,她最后还是妥协了,答应去相亲。
对方叫胡俊,是地道的上海人,虽然他出生在普通的家庭,但他的能力却是非常出色,有能力在上海打造出自己的事业。
当时胡俊正好在北京公出,便直接邀请于明加共享晚餐。
但专心致志于事业的于明加,对于这位相亲对象并未怀有任何期待,于是她以演出为由婉拒了胡俊。”
胡俊第一次邀请明加的尝试以失败告终,他感到有些失落。
只能将这次经历告诉给牵线的媒人,没多久媒人又转告给了于明加的父亲。
很快,父亲就打电话给于明加,质问道:“我听说你最近没什么事情忙,为什么没有去和小胡一起吃顿饭?”
于明加实在应对不了爸爸的追问,只好重新联系胡俊,解释说自己的话剧被临时取消了,所以她可以赴约。
出于礼貌,于明加回家换上一条洁白优雅的长裙,看起来端庄又大方。
但当她看见胡俊的那一刻,她的印象分却降到谷底。
因为胡俊穿着一件休闲T恤,配上短款牛仔裤,整个人看起来就像随意出门的模样。
尤其那是条破洞牛仔裤,给人一种精神小伙的形象,仿佛表明他对这次约会没有太大的重视。
在吃饭的过程中,两人谈论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选择。
胡俊作为一个直爽的人,开诚布公地向于明加阐述自己的观点,他认为女性不应该去花男人努力挣来的钱,享受生活。
对此,于明加立刻感觉到他的思想有些古板,无法理解和尊重女性的价值和权利。
于是,在这个敏感问题上,于明加可以说是无言以对,二人的第一次聚会,就在沉默中不欢而散。
回家后,于明加没有任何保留,直接把胡俊的行为和观点,如实地告诉了自己的父亲。
她认为两人无法找到共同语言,希望父亲不要再尝试着撮合他们。
然而,父亲对胡俊的看法却大相径庭。
他觉得这孩子诚实坦率,不会为了取悦别人而刻意做作,这样的性格在婚后,反倒可以保护女儿不受欺骗。
何况胡俊年龄也正好,比于明加大几岁,应该更能包容和理解她。
所以告诉于明加,真心去了解一个人,需要深入交往,不能只因一次不愉快就轻易放弃。
斟酌过父亲的言论后,明加觉得有些道理在里面,毕竟自己最看重的品质,是男方是否聪明、有智慧。
第三次见面时,胡俊也有所改变。
精心打扮的他,在手中握着一束粉色气球,一副动情的模样向于明加表白,出于想多尝试一下的心态,于明加答应了他。
渐渐地,胡俊用他幽默风趣的话语,赢得了于明加的笑声。
情感逐渐升温之下,他每个周末都会飞到北京,陪于明加在湖边漫步,或是欣赏话剧,参观艺术展。
那摞比字典还厚的车票,证明了他的真心。
但仅仅是短暂的团聚,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,所以他甚至还决定辞掉工作,来北京陪伴于明加。
说到做到,当胡俊找到新的工作,并在北京租到新屋后,得意洋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于明加。
听到这个消息的明加感动极了,不过她还是有些犹豫,毕竟婚姻可是大事。
于明加从小就被父母疼爱至极,到了这个年纪都没做过饭,甚至认定自己在结婚后也不会开火做菜。
然而胡俊却坦诚表示,他希望另一半能精通家务,因此两人似乎并不那么合适。
不过,胡俊最终做出牺牲,决定把于明加宠成公主。
他放下男子汉的架子,让于明加无比惊喜,原来自己对于理想伴侣的设想,在真爱面前都会化为乌有。
婚后,于明加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。
无论是漫长的怀孕期,还是月子期,她都没有吃一点苦,家里的琐事全由保姆打理,甚至胡俊也经常下厨房,为她熬煮滋补的参汤。
身体完全恢复之后,于明加选择回到娱乐圈继续发展,她不愿做一个依附男人的花瓶。
如今的于明加,不仅家庭生活幸福,事业上也是多点开花,电视剧、舞台剧、音乐剧无一不涉及。
她也经常在个人账号上分享近况,在发布的照片中,她身着白色短T恤,展示着完美的身材线条。
锁骨性感,隐约可见的腹部马甲线,展现了她身材的完美。
至于容颜,时光未在她面庞上留下痕迹,她依旧是那个人见人爱的“18岁少女”。
回忆起过去的岁月,于明加曾经试图挣脱束缚,极力反抗父母的逼婚。
但她没想到,在相亲过程中竟然遇到了自己的真爱,并在27岁那年嫁给了胡俊。
通过于明加的经历不难看出,其实有时候缘分确实不能强求,但并不意味着就是“躺平”,还是需要我们去积极争取的。
40岁于明加: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,就是相亲嫁普通丈夫生俩女儿